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如何确定-会计实操
首页财务资讯正文

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如何确定

更新于:2023-08-04 22:51
标签:公允价值,资产,费用,处置,净额,减去,确定
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确定的原则基于收益法、成本法和损失法,以经济利益和已确定成本为基础。资产公允价值可通过市场价格法、收益法、成本法和损失法确定。处置费用包括直接现金成本和其他相关成本,会影响净额。

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确定的原则是:根据收益法,经济利益是基础,要求资产公允价值较其处置费用要高,这样如果处置现金流入就是净额;如果处置为现金流出则净额小于零;根据成本法,原则是以已经确定的成本为准则,以保证公司资产的价值不低于其已经投入的资金,当处置费用大于资产公允价值时,净额就是负值;根据损失法,原则是以最大的损失为准则,要求资产公允价值小于处置费用,这样净额就是负值。

关于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,一般有四种确定方法:市场价格法、收益法、成本法和损失法。市场价格法,取决于处置资产的市场价格,即按照市场上的同类资产价格,来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;收益法,取决于投资者的收益预期,确定该资产在投资者的预期下的公允价值;成本法,取决于购买该资产所付出的成本,即是把资产价值定为购买时的原始成本;损失法,取决于处置时发生的损失,一般情况是处置时损失的金额将作为资产的公允价值。

总的来说,要确定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,首先要明确处置费用的大致范围,然后要根据上述各种资产公允价值确定方法,综合评价资产的公允价值,最终可以得出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。

拓展知识:

处置费用是指企业处置资产时所需要支付的成本,包括处置所需的直接现金成本及其他相关成本;而直接现金成本则是指企业需要支付的直接处置成本,通常有处置损失、回收、再利用或处置顾问费、处置时替换的现金支付、处置资产时需要支付的实际及未来税金以及资产和服务购买价格等,最终均会影响到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