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非营利组织一般会计原则是怎样的-会计实操
首页财务资讯正文

民间非营利组织一般会计原则是怎样的

更新于:2023-07-23 12:07
标签:非营利组织,非营利,组织,民间,原则,会计
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原则包括资金来源、成本控制、公开透明、预算管理、审计和资产保值增值原则。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可参照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,旨在提高财务管理和公众信任度。

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1. 资金来源原则:非营利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捐赠、政府补助、会员费等,这些资金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捐赠者或政府的要求进行,不能随意改变用途。

2. 成本控制原则:非营利组织应严格控制成本,尽量降低管理费用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。所有的支出都应有明确的用途,不能随意浪费。

3. 公开透明原则: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应向社会公开,接受社会的监督。包括资金的来源、使用情况、财务报表等,都应定期公开,以增加公众的信任度。

4. 预算管理原则:非营利组织应制定详细的年度预算,明确各项活动的资金需求,按照预算执行,避免超支。

5. 审计原则: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应接受独立的审计,以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。

6. 资产保值增值原则:非营利组织应合理使用和管理资产,避免资产的损失和浪费,尽可能使资产保值甚至增值。

拓展知识: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在国际上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标准,即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(IPSAS)。IPSAS是由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委员会(IPSASB)制定的,旨在提高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制定能力,提升公众对公共部门财务状况的理解和信任。IPSAS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采用。